超過1.7億歐元的收入已經(jīng)入賬,然而,斯坦福橋的“清洗風(fēng)暴”遠(yuǎn)未平息——至少還有15名球員正焦急等待離隊通知。
對于一支普通球隊而言,完成陣容更新可能需要數(shù)個轉(zhuǎn)會窗口的運作。但托德·伯利掌舵下的切爾西卻截然不同:每一個夏天都像一場金融市場的“大修”,球員們來去如風(fēng),陣容名單長得如同年度報表。
2025年的夏天,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(guī)模“大掃除”正在上演。而那超過1.7億歐元的收入,僅僅是這場“清倉行動”的序幕。
砍掉冗員,只為生存
馬雷斯卡面臨一道棘手的難題:如何管理一支超過40人的龐大陣容?答案顯而易見:根本無法管理。切爾西別無選擇,必須以風(fēng)險投資般的速度與決斷力,迅速出售球員。
菲利克斯、馬杜埃凱、凱帕、彼得羅維奇、巴希爾·漢弗萊斯、馬蒂斯·阿穆古……這些名字相繼離隊,為俱樂部帶來了近1.75億歐元的收入。其中許多人曾被視為“球隊的未來”,然而,在如今的斯坦福橋,“未來”卻是一個極其脆弱的概念。它只需一位新教練的上任,或幾筆天價簽約,就能輕易抹去一整代球員的印記。
自伯利接手以來,切爾西已在超過50名球員身上豪擲逾16億歐元。為了不觸犯財政公平競賽規(guī)則,他們別無選擇,只能將球員“商品化”——一旦不在計劃之中,便立刻掛牌出售。從某種角度看,斯坦福橋更像是一個繁忙的物流中轉(zhuǎn)站:球員不斷進出,流水線般持續(xù)運轉(zhuǎn)。
荒誕的巔峰出現(xiàn)在2025年夏季,切爾西的注冊名單中,竟然有高達17名前鋒!馬雷斯卡深知,若想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的球隊,首要任務(wù)就是大幅削減冗員。
斯特林、阿曼多·布羅亞、大衛(wèi)·達特羅·福法納、德維德·華盛頓——這些名字已經(jīng)不在球隊計劃之內(nèi),只待打包離隊。曾被寄予厚望的尼古拉斯·杰克遜,也因狀態(tài)起伏和兩張紅牌而逐漸失去位置。至于克里斯托弗·恩昆庫?“開放談判”已成為他的最新標(biāo)簽。
19歲的馬克·吉烏曾被寄予厚望,如今卻被租借至桑德蘭。與此同時,像埃斯特萬、若昂·佩德羅或杰米·拜諾-吉廷斯這樣的高價新援,盡管尚未在英超亮相,卻穩(wěn)穩(wěn)地留在了球隊名單中。這便是切爾西的獨特邏輯:誰是新來的,誰就擁有優(yōu)先權(quán)。
不僅鋒線人滿為患,后防線同樣陷入“人員過?!钡睦Ь场5纤_西、巴迪亞希勒、奇爾維爾、卡萊布·威利都已在清洗名單上。而像薩爾、安塞爾米諾這樣的年輕球員,可能只能外租鍛煉——因為連替補席都已“超載”。
中場也未能幸免于馬雷斯卡的“收割機”。烏戈舒庫、德斯伯里-霍爾、丘庫梅卡(盡管在多特蒙德表現(xiàn)尚可)都可能收拾行囊。他們并非能力不足,只是……沒有位置。在一支幾乎全年無休進行引援的球隊里,沒有人能夠高枕無憂。
人們說馬雷斯卡被賦予了全權(quán),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球隊。但要“建”,就必須先“拆”——而且是殘酷地拆。上賽季的幾乎所有人員規(guī)劃都被徹底推翻。那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引援,如今默默離隊,仿佛從未存在過。
伯利時代的切爾西,已徹底拋棄“穩(wěn)定”這一概念。取而代之的是“靈活投資”哲學(xué):買得快,賣得干脆,虧了就止損,賺了就套現(xiàn)再投資。但足球終究不只是資產(chǎn)負(fù)債表。一支球隊需要時間磨合,一位教練需要時間貫徹理念。如果年復(fù)一年地陷入“買-賣-清洗-換血”的循環(huán),切爾西何時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?
不可否認(rèn),切爾西如今在賣人方面做得極為出色——這曾是他們長期的短板。但如果俱樂部最終只淪為按季度進行“人力資源重組”的企業(yè),更衣室變成Excel表格,那么足球——這項充滿激情與藝術(shù)的運動,還剩下多少靈魂?